最近有两条相关的消息一经出现,就引发了诸多关注。其一,是有网友隔空喊话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雷军,提出小米是否能做一些小尺寸的手机;其二,则是有爆料称,vivo旗下的X Note产品线可能已经被终止。
关于小屏机,其实一直以来用户对于体型更小的智能手机都有一定的需求,只是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部分用户的数量不断在缩小。其中的原因,首先便是全面屏设计的普及,得以有效提升智能手机的屏占比,使得小尺寸的机身也能配备相对更大的屏幕,另一方面则是如今用户对于“单手操作”的需求已经变得越来越少。
【资料图】
而在智能手机兴起之初,用户对于“单手操作”的追求,源自彼时的应用场景还是打电话、发邮件、用社交软件、看新闻、刷微博、自拍等。而如今智能手机已经可以实现诸如视频拍摄、剪辑,办公等,俨然成为了一个24小时的贴身智能助手。也正是因为应用场景的复杂化,也使得曾经红极一时的“单手操作”已经逐步被用户淡忘。
回到小屏机本身,如今由于全面屏设计的普及,使得大屏已经成为了不可逆的趋势。纵观目前的市场,各大厂商的主力机型屏幕尺寸大多在6.1-6.8英寸之间,例如作为面向高端市场的入门款旗舰,小米13就配备了6.36英寸的屏幕,在当下的主流旗舰机型中甚至可以说是偏小,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称其为“小屏旗舰”也并不为过。
以产品而言,小米方面在通盘考虑了包括视觉效果、硬件堆叠,以及电池续航等因素后,最终也就形成了当前的这一解决方案,并且几乎已经达到极致、无法再进行压缩。正如雷军在对网友的回应中指出的那样,虽然更小尺寸的方案可以做,但由于用户群体数量过少,销量可能无法支撑其研发成本,同时缩小的机身尺寸对于续航和影像等方面也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事实上,小尺寸机身固然能够带来手感和操作体验上的提升,但其所造成的负面因素,便是诸如无法使用更大容量的电池,对影像、性能发挥也会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同时由于目标受众的问题,因此这类机型即使上市,其价格可能也是大多数用户所无法接受的。
其实于那些许多追求极致“小屏”的用户来说,我们的建议是不妨对当前采用屏幕上下翻折的“小折叠”机型多加考虑。相对采用传统直板设计的产品而言,如今“小折叠”已经较为成熟。并且由于外屏的加入,能够将一些原本耗电多、且频繁的动作,例如点开屏幕查看短信、微信消息等,在外屏上简单点击即可完成的操作,例如OPPO Find N2 Flip和vivo X Flip就都有类似的功能,其中OPPO Find N2 Flip甚至还可以通过轻点外屏来进行快捷回复。
作为vivo方面在2022年4月推出的大屏产品,X Note的后续机型在其发布一年后、至今没有任何的消息,因此在我们看来,这个产品的停更显然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并且对于7英寸及以上尺寸屏幕机型有需求的用户来说,其实也面临着与“小屏旗舰”用户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如果屏幕再大一些,就有屏幕横向折叠方案的“大折叠”可选,要是更大一些,那么平板电脑可能才是更好的选择。因此“超大屏旗舰”的市场空间在这两个维度都被不断挤压的情况下,要生存下来显然也就变得更难了。
“超大屏旗舰”由于机身尺寸相对较大,因此也能够塞进容量更大的电池,以及更强的影像和性能组件,但同时更为宽大的机身和更高的重量,对于便携来说显然就会变成一个难题。
所以对于这类有超大屏需求的用户来说,如果不能将目标转换到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的情况下,“大折叠”无疑将会是个更好的选择。毕竟即便是单以产品形态而言,如今“大折叠”在屏幕完全展开时内屏尺寸通常在7.1英寸-8英寸之间,较“超大屏旗舰”无疑会有着更大的可视面积,并且在屏幕折叠后更小的体型对于握持和携带也会更加便利。
如今,包括vivo、OPPO、小米、荣耀、华为等已经推出“大折叠”机型的厂商,基本也都在相关产品中提供了办公应用拓展解决方案。例如最新版的“vivo办公套件”不仅可以实现手机与平板电脑、PC的联动,实现从手机到平板、PC的投屏,还支持“反向投屏”到手机,也将这类机型的生产力属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结合本文开头的这两个消息不难发现,如今用户及市场的需求其实已经发生了改变。用户对于手机屏幕尺寸的主要需求,目前已经被定格在了6.1英寸-6.8英寸这个区间,向下已然不是大的趋势、向上则无法兼顾便携性。但在当前相关技术还无法解决相关问题的情况下,折叠屏手机无论是对小屏、还是大屏的需求,则都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对追求小屏和极致便携的用户来说,“小折叠”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对追求“超大屏旗舰”的用户来说,“大折叠”相比直板机型的造型,在应用拓展和便携性方面则都有不小的提升。
因此在如今这个对屏幕需求向两端发展的节点上,两种不同形态的折叠屏手机方案在满足相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无疑也解决了“小屏旗舰”与“超大屏旗舰”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而这或许也将成为折叠屏手机接下来的一大发展方向,并有望帮助这类产品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问题,对于数码产品来说其实并不鲜见。
利益相关的唱片巨头,岂有无视AI音乐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