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以平台、项目、政策聚才引智,让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紧密结合,一大批科技工作者来到鄂尔多斯市,与“暖城”共同逐梦“星辰大海”,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
一大早,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零碳机场项目团队的专家们就来到鄂尔多斯国际机场收集智能取热数据,为零碳机场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零碳机场一方面能为我们机场节约大量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也能为我们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鄂尔多斯国际机场动力能源保障部经理尚彦君说。
零碳机场项目学科带头人是北京大学新型能源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张信荣教授,2022年,他用二氧化碳技术制冰造雪,成功应用到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这次项目团队涵盖了热力工程、计算机、通信等17位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平均年龄不到30岁。
近几年,鄂尔多斯市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院校合作,成立北大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清华鄂尔多斯实验室,推动科研机构在鄂尔多斯市开展深度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到北京大学、再到北大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在国外留学工作了近10年的章凯强一回国就参与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的研究工作中。作为项目的团队负责人,鄂尔多斯市独特的能源结构和丰富的应用前景深深吸引着他。
章凯强说:“我们可以把煤矸石、粉煤灰类似这种固废跟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高附加值的化学品,不仅消纳了二氧化碳,还能够生产出这种有商业价值的化学制剂,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实现永久封存目的。”
据了解,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成立以来,共聚集科研人才51人,其中硕士学历30人、博士学历4人,98%为4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之钧等一大批科学家的带领下,已快速形成了40多人规模的管理及专业技术团队,九大研究方向的科研队伍建设也已初具规模。
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把“人才鄂尔多斯”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走好新路子、建设先行区的“双一号工程”来抓,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正在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王鑫)
来源: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