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贺艳梅
时光的指针转到2022年,我也从古城小巷里玩水嬉戏的孩童成为国道210上一名普通公路人。记忆的画卷一幕幕铺展开来,难忘儿时巷,犹记少时道,更念眼前路,半生与路结缘,一路奋发向前。
窄窄巷道 深深爱意
(资料图片)
“十里长街,城扁街宽,坚厚的墙垣,宽敝的庭院,铺户家宅,都略具北平的局面。”这是老舍先生笔下的榆林古城。我记忆中的小巷,是青砖黛瓦,高墙宽门,青石砖铺就的巷道,没有水泥地的光滑,没有花砖的齐整,顺着地形错落有致,蜿蜒而上。在阳春三月,石头缝里还会有“麻麻”草冒出来。夏天阵雨来袭时,雨水顺着石砖汩汩流下,汇入巷口街边的下水道,雨后的小巷,散发着淡淡的青草和泥土味道。也是我们孩童时“踩水坑”的乐园,被雨水冲刷干净的石砖透着一种清新的气息,我们光着脚笑着跳着,享受着最天然的“脚底按摩”。记忆中的小巷生活,苦辣酸甜参半。
幽长的巷道两旁有着高墙大门,大门里是方方正正的四合院,大户人家的独门独院慢慢地也向外来人口开放,租房客渐渐多了起来。我家就是四合院的一户租客,因为出租房里没有通自来水,取水处就在巷道不远处。爸爸妈妈忙的时候,填满两口水瓮就成了我和弟弟们的任务,我们争先恐后地提着水桶和木扁担,接水、抬水,个子低的在前,高的在后,为了减轻前面人的负担,后面的那个人主动把水桶往后挪一挪。一路说说笑笑,走走停停,负重前行竟也不觉得苦累,小巷里留下我们深深浅浅的足迹和一片欢声笑语,看着被我们灌满的水缸,想到妈妈欣慰的笑脸,心里比喝到“桃花水”还要甜。
同样也是租客的邻居小伙,20出头没有做事,每到饭点,他嘴里喊着“农转非”(指80年代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手插兜到我家来串门,看看我们碗里的饭菜,显摆他家顿顿有肉吃,和爸爸有一搭没一搭拉上几句闲话,妈妈曾经直接怼他说道,老鸹笑猪黑,你一家人也不是一样“农转非”。他也不介意,嘻嘻哈哈走出去。那时候少年的我,暗暗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摆脱这称呼,让他们刮目相看。
漫漫旅途 勇往直前
十年寒窗,终于迎来了上大学的日子。爸爸受妈妈嘱托送我来古城西安,当时榆林到西安只有卧铺班车,每天下午四点发车,早上六点到西安。2000年的10月,陕北的天气已经开始凉快,我们赶上去西安的班车,但车厢里的座位都坐满了,为了按时到学校,我们只好挤到车厢后面的大通铺,里面封闭而逼仄,没有车窗,只容得下人坐立,爸爸让我睡在靠车厢的一面。中途下车吃了一碗羊肉面,然后就一路向南,听大人们讲走的这条路是国道210。一路翻山越岭,一路爬坡下沟,躺在车厢里的我被颠得翻江倒海,刚睡着又被一个急刹车晃醒,心里只想着快了快了,旁边的爸爸不知道是不是睡得沉,一路没说话。迷迷糊糊中,被爸爸叫醒,黎明刚至,我们到达了西安。
昏黄的路灯下,我和爸爸并排走着,他拉着行李箱,背着背包,我一扫旅途的疲劳困乏,睁大眼睛打量着这座城市。映入我眼帘的是宽阔无比的大马路以及路两边林立的高楼,走上那条横跨马路的人行天桥,看着脚下的车水马龙连成绚烂的一条橙色线。天光大亮,我和爸爸在亲戚家简单梳洗后踏进了学校的大门,求学生涯就此开启。
就是这一次南下我开始在外闯荡,为了不给家人造成负担,我努力地在这座城市打拼,自立自强,经过自己的努力,后来还通过事业单位考试,成为公路行业的一名正式职工。
成为公路人 平凡创造美好
从背着行囊踏进公路段那刻起,那条路就刻在我的“心”上,我的心同样也在那条“路”上。一年四季橘黄色身影都在路上默默劳作着、付出着,换来路面干净整洁,路旁绿树成荫,行人车辆在“畅、安、舒、美、绿”的公路中行走,如在画中游。公路设施美、路域环境美、养护管理美、出行服务美、行风人物美,成为我们公路人追求的“五美”。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之时,公路人忙碌在公路沿线,我们徒步对管养路段开展路况调查。通过现场测量、登记和拍照的方式分别对管养路段路基路面、桥涵构造物与沿线附属设施展开病害调查,为日常养护工作提供精准的数字和科学养护决策依据,也为下一阶段路面病害处治工作奠定基础。
惊蛰已过,万物复苏时节,公路人将易生根、耐旱、生命力强的绿植种植在土质疏松路段,以此改善土质,减少滑坡风险,同时做好地质灾害观测和预警,确保营造安全畅通的行车环境。
春风催新绿,养护正当时,我们对路肩、边坡、边沟进行标准化修整,使干线公路路肩平整密实,边线顺适;我们清理绿化平台垃圾和绿篱底部杂草树叶,对绿化枯死或缺失路段进行补植,随后对其驱虫、施肥,确保沿线绿化长势良好。
“晴日暖风生麦气”,炎热夏季到来,一线养护工作人员“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冒着高温始终坚守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地为沿线群众提供整洁优美的路域环境。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公路人或掏挖水沟淤泥,或捡拾垃圾,或绿化剪修,或清理沿线堆积物垃圾,或临时垫补坑槽,或扶正示警桩擦洗防撞桶,随处可见橘黄色公路人忙碌的身影。
路面出现病害,对公路人而言犹如消防员接到“火情”,及时有效处理现场、详细调查统计,主动联系施工队,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对路面问题进行全面修补,保证国省干线道路平整,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在做好日常养护工作的同时,年轻的公路人还在主动作为,鼎新首创,努力开拓养护新局面。对日常产生的大量公路垃圾问题转换思路,将生物材质垃圾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供沿线农地消化和苗木公司使用,将可焚烧垃圾,经集中分拣后统一投放置专用垃圾回收箱内,由垃圾压缩站处理后运至焚烧场处理。
公路人不只会“干工作”,还会“过生活”。谷雨节气后,我们利用养护中心闲置空地,早安排早规划,深翻土地、沃肥,覆膜种植,通过浇水、松土、除草、搭架等工序。盛夏时节,院内西瓜、葡萄、菜瓜等时令果蔬长势喜人,硕果累累。一方面丰富了职工业余生活,为单位节省了餐厅食材费用支出;另一方面改善了养护中心院内生活环境,提高了院内闲置空地的使用率;更是调整了道工“三夏”期间工作模式,调动了大家生产工作的积极性。
“西行总流连,一路尽长安”。西安公路人初春的防滑保畅,盛夏的水毁抢险,深秋的十四届全运会交通保障,隆冬确保疫情防控紧要关头各项防疫、应急、生活物资顺利运输等,每一次工作取得的胜利,都是全体干部职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信心和决心的体现。
我的养护同事们,在一年四季风吹日晒,霜打雨淋中坚守在公路一线,他们大都皮肤黝黑,笑容淳朴。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无怨无悔、勇往直前、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和进取意识。他们展现的是乐于奉献、甘当“铺路石”的高尚情怀,展现的是对交通公路行业的爱岗敬业、忠诚履职的特殊情怀。
从窄窄的巷道到宽阔的国道,我的人生道路也越走越宽广,儿时眼中的长巷变成了短短的小路。走在如今养护的宽阔的国道上,我们全体公路人将凝心聚力,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昂扬姿态迎接新的征程!
作者简介
贺艳梅,供职于高陵公路段
原标题:《品读 | 道与路 为爱前行》